:::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8.1243 ms
共 10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在下巴的鬍子。後泛指鬍鬚。通「鬚」。《說文解字.須部》:「須,頤下毛也。」《漢書.卷一.高帝紀上》:「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
2.片刻、短暫的時間。《荀子.王制》:「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3.姓。如戰國時魏有須賈。
1.等待。《後漢書.卷四十七.班超傳》:「長史亦於此西歸,可須夜鼓聲而發。」
2.遲緩。《左傳.成公二年》:「師敗矣,子不少須,眾懼盡。」
3.需要、需求。唐.杜甫〈客從〉詩:「緘之篋笥久,以俟公家須。」
4.止。《書經.五子之歌.序》:「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於洛汭。」清.孫星衍.注:「須,馬云:『止也。』」
5.用。漢.王充《論衡.自紀》:「且禮有所不待,事有所不須。」宋.蘇軾〈與范子豐〉六首之六:「昏嫁所須,不可奈何。」
6.是。宋.王安石〈見鸚鵡戲作〉詩:「直須強學人間語,舉世無人解鳥言。」
1.應當。唐.李白〈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2.終究。唐.王建〈歲晚自感〉詩:「一向破除愁不盡,百方回避老須來。」
3.可是。《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九:「我須不識字,寫不得。」
4.大概。《董西廂》卷一:「聞說貴州天下沒,有甚希奇景物?你須知處。」
卻。宋.朱敦儒〈水調歌頭.中秋一輪月〉詞:「都緣人意,須道今夕別般明。」《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今公子在江夏,須不在這裡。」
|
須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片刻、暫時。《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2.延年。《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
|
解鈴還須繫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在老虎脖子的金鈴只有繫上去的人能解下來。典出明.瞿汝稷《指月錄.卷二三.六祖下第十世.法燈禪師》。比喻由誰製造出來的事端、問題需要當事人去解決。如:「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得心藥醫,這件事仍須他出面去解決。」
|
必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定、必定。三國魏.嵇康〈養生論〉:「若夫立德,必須貴乎?則幽厲之為天子,不如仲尼之為陪臣也。」《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他若不還時,必須連累足下。倘主公見罪,奈何?」
2.強調命令語氣。如:「即使颳風下雨,你也必須來。」
|
莫須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怕有、也許有。《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後用來比喻誣陷的事情。《聊齋志異.卷四.田七郎》:「殺人莫須有!至辱詈搢紳,則生實為之,無與叔事。」
|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送客雖遠,終究要分離,意謂不必遠送。《水滸傳》第九○回:「燕青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不必遠勞,後圖再會。』」
|
無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必、不用。《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傳》:「善候何顏色,如其不悅,無須多陳。」《聊齋志異.卷八.局詐》:「其人曰:『此無須踟躕。某不過欲抽小數於內兄,於將軍錙銖無所望。』」也作「無須乎」。
|
須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須。《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在此須要小心,休惹人說不是。」《紅樓夢》第一四回:「如今請了西府裡璉二奶奶管理內事,倘或他來支取東西,或是說話,我們須要比往日小心些。」
|
毋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用、沒有必要。如:「這件事我會負責處理,您毋須擔心。」
|
摩厲以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摩厲,把刀磨利。須,等待。摩厲以須指磨利了刀等待動手。語出《左傳.昭公十二年》:「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將斬矣。」比喻事先準備好,等待行動。後也作「磨厲以須」、「磨礪以須」。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