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8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指《詩經》中的國風、大雅、小雅,後泛指詩文之事。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親表〉:「如此則古人之所歎,風雅之所詠,復存於聖世矣。」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故風雅之道,粲然可觀。」
2.高尚不俗。如:「舉止風雅」。唐.王維〈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清範何風流,高文有風雅。」
附庸風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乏文化修養的人,裝腔作勢地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如:「他經商致富後,便附庸風雅的大肆搜購古董書畫,企圖能躋身藝文達人。」
風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雅頌指〔詩經〕的體裁分類,風係由各地方采集而來,分十五國編纂,包括採自周公、召公采邑的周南、召南;另有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十三國的民間歌謠,共計一百六十篇,大致以周代王化所及的黃河流域為中心,而長江流域的吳、楚二國則無風。采詩之制度據〔漢書.藝文志〕云:「孟春之月,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可知國風本係徒歌,後以合樂。采詩的目的係提供周天子作為施政參考,故〔詩經.毛序〕云:「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唯至東周後王室漸衰,采詩之制遂廢,如〔孟子.離婁下〕說:「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格高尚的,不俗的。如:「高雅」、「雅興」、「文雅」。
交情、情誼。如:「一面之雅」。
正。如:「雅言」、「雅樂」。
懇求他人教正的敬詞。如:「雅教」、「雅正」。
詩經體裁之一。在天子、諸侯朝會宴飲時歌誦。分為大雅、小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景象。如:「風光」、「風景」。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名譽。如:「家風」、「門風」。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吹。如:「春風風人」。
刻舟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八八.集部.總集類三.風雅翼》:「至於以漢魏篇章,強分比興,尤未免刻舟求劍,附合支離。」
自慚形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三俠五義》第三五回:「誰知見了顏生,不但衣冠鮮明,而且像貌俊美,談吐風雅,反覺得跼蹐不安,自慚形穢,竟自無地可容,連一句整話也說不出來。」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無所長,才疏學淺,胸無點墨,庸庸碌碌反義:多才多藝,真才實學,博學多才,滿腹經綸,學富五車辨似: 「不學無術」及「胸無點墨」都有沒有學問的意思。 「不學無術」側重於未經學習而沒有能力本領;「胸無點墨」則側重於學養程度低,無法做適切的表達。 不學無術 胸無點墨 辨似例句 ○ ㄨ 新任的總經理為人很和氣,但就是~,對公司的問題根本不了解。 ㄨ ○ 他明明是~,卻硬要附會風雅,才會寫出這種不知所云的詩來。
青出於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藍,蓼藍,可以提取靛青染料的植物。青出於藍指青色是從蓼藍裡提煉出來的,但是顏色比蓼藍還深。語本《荀子.勸學》:「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後用以比喻弟子勝於老師,或後輩優於前輩。唐.白居易〈賦賦〉:「冰生乎水,初變本於典、墳;青出於藍,復增華於風雅。」《糊塗世界》第十一回:「駱青耜道:『老哥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黃伯旦道:『言重,言重。』」也作「青過於藍」。
風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雅灑脫,不拘禮法。[例]風流倜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