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4.5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體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體制、格式。《南史.卷二七.孔奐傳》:「奐博物強識,甄明故實,問無不知,儀注體式,牋書表翰,皆出於奐。」
2.體裁、類型。如:「詩與散文的體式不同。」
3.文字的式樣。如:「拼音字母有手寫體和印刷體兩種體式。」
體式結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拉邦認同柏拉圖將晶體作為「完美形式」的代表,而把極端複雜的人類動作空間抽象簡化為五個多角形:四面體、立方體、八面體、十面體和二十面體。晶體的結構是完全對稱的,不過動作可沿其點、線、面進行非對稱的變化。
Cecily Dell, Aileen Crow and Irmgard Bartenieff《Space Harmony: Basic Terms》1977、Rudolf von Laban《The Language of Movement》1974、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Valerie Preston-Dunlop《Point of Departure》1984、《The LMA Compendium》1990、《The LMA Compendium》1990.
體式麥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晶體式麥克風因係使用壓電晶體轉換音波能量而得名,是早年常用的一種麥克風,主要是因為價格低廉,靈敏度高而又耐用,但是因為抗阻較高(high impedance),音質較差,逐漸被低抗阻的麥克風取代。
  這種麥克風的主體由壓電晶體(piezoelectric crystal)或類似的陶土(ceramic)物質構成,當受到壓力扭轉或彎曲時,這些物質的薄片就會往相對的磁極中產生差異,而藉助夾於其間的金屬電極來導傳電流信號;這也就是像一個傳統式的振動膜來承受音波的振動,再藉助棒狀物來傳送轉換出的聲音電流。
  由於是高抗阻麥克風,在音波轉換與電波信號傳送的過程中,雜音信號常易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則、模範。如:「法式」、「模式」。
效法。如:「義風可式」、「母儀足式」。
事物外形的樣子。如:「形式」、「式樣」、「款式」。
儀節、典禮。如:「儀式」、「閱兵式」、「開幕式」。
數學、化學等自然科學的運算規則。如:「公式」、「程式」、「化學式」、「二元一次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千篇一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篇一律」原作「千篇一體」。《詩品》一書,是南朝梁鍾嶸所撰,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朝,共一百零三人,論其優劣,分上、中、下三品。這一篇是在品評西晉時代張華的詩作,說明張華的詩風主要是模仿王粲,詩歌的形體講究鋪排對偶,詞藻華美;即使內容平凡,但卻用字斟酌,致力於華美的文字。雖然頗負盛名,然而一些有識之人,還是對於他詩作中兒女柔情太多,風雲慷慨之氣太少而感到遺憾。謝靈運也曾經說過,張華的詩即使有千篇之多,但其實都是同一種風格體式。後來「千篇一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的形式呆板而毫無變化。
焦點團體訪談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務實的考量,擬訂焦點團體對象之條件。雖然具同質性的成員容易讓參與者有安全感,但也有研究者為了避免團體式思考,而偏向異質性高的團體。(3) 錄音器材輔助資料收集:每一種焦點團體訪談法,都需要全程錄音,在取得成員的同意後,使用錄影+錄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差異:(1) 完全團體VS迷你團體:兩者的差異主要在於人數上的差別,採取後者的研究者,為了彌補資料的豐富性與多元性,往往會採取增加訪談次數以增加資料豐富性。(2) 完全團體與迷你團體VS電話團體:兩者的差異,在於主持人的角色變化,在電話團體訪談過程中,主持人必須擔任引導者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體式。[例]變格、譬喻格
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學作品上指作品外在的體式。如詩、散文、小說等,都屬形式。相對於內容而言。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敘文,字數在400-500字之間。文章要注重人物的表情、對話和動作的刻畫,不須抄題。(十二) 改變文體式以往常常用「翻譯」來訓練學生,所謂翻譯就是把古文或古典詩、詞、曲,翻成白話詩、文,藉此可測出學生對原文理解或感受的程度,也可以檢驗出學生運用白話文的能力。不只如此,同樣的理念也可以運用在「今」翻「今」上,亦即不同文體間的轉換,所以此種命題方式可定名為「改變文體式」。例題如下:老獅子,毛髮長。瘦猴子,來幫忙。大剪刀,喀喀響。老獅子,頭頂光。瘦猴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