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默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指暗中記誦在心。《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弘羊潛計,安世默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靜無聲或不出聲。如:「默讀」、「默念」、「默默無語」。
內心認可或允許卻不表現出來。如:「默許」、「默認」。
憑記憶寫出。如:「默寫」、「默書」。
幽默:言行風趣。如:「適時的幽默可以調劑身心。」
觸類旁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觸類而長注音︰ㄔㄨˋ ㄌㄟˋ ㄦˊ ㄓㄤˇ漢語拼音︰chù lèi ér zhǎng釋義︰據所得加以推演擴大。「觸類」之源見「觸類旁通」條。 01.《易經.繫辭上》:「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參考詞語︰觸類可通注音︰ㄔㄨˋ ㄌㄟˋ ㄎㄜˇ ㄊㄨㄥ漢語拼音︰chù lèi kě tōng釋義︰即「觸類旁通」。見「觸類旁通」條。 01.宋.朱熹〈答何叔京書〉其四:「昔聞之師,以為當於未發已發之幾,默識而心契焉,然後文義事理觸類可通。」
不識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據《全唐文.卷六七五.白居易》引)僕1>始生六、七月時,乳母2>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3>。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僕宿習之緣,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聲韻;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髮早衰白,瞥瞥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也,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所致。 〔注解〕 (1) 僕:我,自謙之詞。 (2) 乳母:專司授乳及看護幼兒的僕婦。 (3) 默識:暗中記誦在心。〔參考資料〕另可參...
對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出現「應對如流」的書證如《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華強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武帝嘗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畫地成圖,左右屬目。」
略識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識之無」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據《全唐文.卷六七五.白居易》引)僕1>始生六、七月時,乳母2>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3>。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僕宿習之緣,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聲韻;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髮早衰白,瞥瞥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也,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所致。 〔注解〕 (1) 僕:我,自謙之詞。 (2) 乳母:專司授乳及看護幼兒的僕婦。 (3...
下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詠,下筆成篇。」 02.晉.左思〈悼離贈妹詩〉二首之二:「穆穆令妹,有德有言。才麗漢班,明朗楚樊。默識若記,下筆成篇。行顯中閨,名播八蕃。」 參考詞語︰下筆成詠注音︰ㄒ|ㄚˋ ㄅ|ˇ ㄔㄥˊ ㄩㄥˇ漢語拼音︰xià bǐ chéng yǒng釋義︰猶「下筆成章」。見「下筆成章」條。 01.《太平廣記.卷二七三.杜牧》引《闕史》:「唐中書舍人杜牧,少有逸才,下筆成詠。」 參考詞語︰援筆成章注音︰ㄩㄢˊ ㄅ|ˇ ㄔㄥˊ ㄓㄤ漢語拼音︰yuán bǐ chéng zhāng釋義︰猶「下筆成章」。見「下筆成章」條。 01.《太平廣記.卷四八七.霍小玉傳》:「生素多才思,援筆成章,引諭山河,指誠日...
應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出現「應對如流」的書證如《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華強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武帝嘗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畫地成圖,左右屬目。」
應對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出現「應對如流」的書證如《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華強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武帝嘗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畫地成圖,左右屬目。」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