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聲     
瀏覽人次:4270 收藏人次:0
一種漢語調類。是低降高升調。在現代國音為第三聲,注音符號用「ˇ」來表示。
    
瀏覽人次:20322 收藏人次:17935498
參見「上聲」條。
    
瀏覽人次:12634 收藏人次:7456192
8.聲調,漢字字音的高低長短。如中古音有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個聲調。
    
瀏覽人次:53645 收藏人次:4820729
形容雷聲。《集韻.上聲.隱韻》:「殷,雷聲。」《詩經.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陽。」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二》:「雷聲殷殷,天色以雲幕而暗。」
    
瀏覽人次:43906 收藏人次:276470
閩南方言:(1)稱兒子。《集韻.上聲.獮韻》:「囝,閩人呼兒曰囝。」如:「大囝」。(2)稱兒女。如:「囝孫」。或讀為ㄋㄢ nān。
注音符號     
瀏覽人次:32026 收藏人次:268787
,如「ㄧㄛ」、「ㄨㄢ」、「ㄩㄣ」等。 聲調國音中有四個不同的聲調,分別為陰平(一聲)、陽平(二聲)、上聲(三聲)、去聲(四聲)。陰平(一聲)[55:]高平調,高而平的音。陽平(二聲)[35:]上揚調,由中高升到最高。上聲(三聲)[214:]降升調,先降到最低後再升高。去聲(四聲)[51:]下降調,由高音快速下降到最低。 參考資料(註一)鄭美珠編:《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紅葉文化,2008年6月初版。頁27-39。(註二)羅秋昭著:《國小語文...
    
瀏覽人次:29338 收藏人次:1691029
2.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十六斛為「一秉」。《集韻.上聲.梗韻》:「秉,或曰粟十六斛為秉。」《論語.雍也》:「冉子與之粟五秉。」
    
瀏覽人次:27233 收藏人次:138505
光、光亮、明亮。《廣韻.上聲.迥韻》:「炅,光也。」唐.李白〈明堂賦〉:「熠乎碧光之堂,炅乎瓊華之室。」
    
瀏覽人次:26486 收藏人次:2634251
1.和善、溫和。通「愷」。《集韻.上聲.海韻》:「愷,《說文》:『樂也。』或作凱。」《詩經.邶風.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禮記.表記》:「凱弟君子,民之父母。」
    
瀏覽人次:26232 收藏人次:2311771
依賴、依仗。《廣韻.上聲.止韻》:「恃,依也,賴也。」如:「恃才傲物」、「有恃無恐」。《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