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6.20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古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秦及兩漢文字所用的韻,稱為「古韻」。《清史稿.卷四八一.儒林列傳二.顧炎武》:「言古韻者,自明陳第,雖創闢榛蕪,猶未邃密。炎武乃推尋經傳,探討本原。」
2.古典的風韻意趣。唐.杜牧〈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樓書懷〉詩:「筆落青山飄古韻,帳開紅旆照高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語字音中收尾的部分。包括韻首、韻腹、韻尾三部分。
詩賦每一聯句末所押的韻。如:「韻腳」。
神態、風度、情趣等美的感覺。如:「神韻」、「韻味」、「風韻」。
和諧的聲音。如:「琴韻悠揚」。
風雅的、風趣的。如:「韻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去且久遠的時代、事物。與「今」相對。如:「古今中外」、「貴古賤今」。
過去的、舊的。如:「古代」、「古蹟」、「古事」、「古人」、「古物」。
質樸、舊而傳統的。如:「古樸」、「人心不古」。
固執守舊,一成不變,不合時代潮流。如:「古板」。
古體詩的簡稱。如:「七古」、「五古」。
姓。
顧炎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13~1681)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學者稱亭林先生。明末清初學者。江蘇崑山居林鎮人。性耿介,曾參加抗清活動。晚年治經側重考證,開清代樸學之風。考訂古音、離析唐韻,分古韻為十部,於分析音學源流與古韻部目上,居承先啟後之功。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協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今韻與古韻不同,以今音讀古韻,多不能諧。北周沈重作《毛詩音義》,創協韻之說,隨意將某字臨時改讀某音,以求和諧。至明末陳第始用語音演變的道理加以反駁,認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今韻不協,正是語音演變的證據,不能任意隨文改讀。應求古韻,以證其和諧。
陰聲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聲韻學術語:(1)廣義指無鼻音韻尾的韻母,與陽聲相對。如中古韻書中的支、脂、之、質諸韻。(2)狹義指無鼻音,亦無清塞音的韻母,如上述諸韻中的支、脂、之等韻。也稱為「陰聲」、「陰韻」。
唐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孫愐著。為陸法言切韻增字加注而作。原書已佚,《廣韻》卷首有孫愐唐韻序。現存的最古韻書《廣韻》,乃根據《唐韻》增刪而成。西元一九○八年得《唐韻殘卷》,有入聲一卷,及去聲的一部分。
陽聲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韻學家稱帶有鼻聲韻尾m、n、ng的韻母。如中古韻書中的東、冬、侵、談等韻。也稱為「陽韻」。
說文解字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段玉裁撰,為清代研究《說文》重要著作之一。段氏首先根據《說文》體例和宋以前群書所引《說文》辭句校補其訛脫,以求恢復其原貌。再用古書上所用字義,以闡明《說文》的說解和一字多義的由來。創通條例,繫聯音韻和訓詁,對漢字研究貢獻卓著。此書引證浩博,考訂精確,惟改動原文,增刪篆文,不免有武斷之處。後附《六書音均表》五篇,依《詩經》用韻和諧聲,分古韻為六類十七部,為古音學重要著作。《說文解字注》中每篆下所注古韻部,大都依此而定。
陽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韻學家稱帶有鼻聲韻尾m、n、ng的韻母。如中古韻書中的東、冬、真、文、侵、談等韻。也稱為「陽聲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