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02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問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問人的起居,是客套的常禮。《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因主人家託著選幾篇文章,要替他趕出來發刻,所以有失問候。」《紅樓夢》第四八回:「我勸你今兒頭一日進來,先出園東角門,從老太太起,各處各人,你都瞧瞧問候一聲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探望。如:「問候」。《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援嘗有疾,梁松來候之,獨拜床下,援不答。」《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兩公子聽見,便同公孫去候姑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為表示關切而探望、拜候。如:「慰問」、「訪問」、「問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見人皆稱「朝」。多用於卑見尊、下見上。如臣下進見君長、晚輩問候長輩。諸侯相拜見也稱為「朝」。《國語.魯語下》:「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將朝王。」
杯弓蛇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豁然意解,沈痾頓愈。 3.故事晉朝時候,有一個叫樂廣的人,某天突然想起一位親戚很久沒有來往,便派人去問候他。不久,問候的人回來告訴樂廣說,前一次他到樂廣家來,樂廣賜一杯酒給他,他正要喝時,忽然看見酒裡有一條小蛇,心中非常害怕,後來勉強喝下了酒,回家便生起病來,很久都沒有痊癒。樂廣聽了,忽然想起酒杯裡的小蛇必然是廳堂掛的那一面弓,同時倒映在酒杯裡,因此引起那位親戚誤會,以為是一條活蛇,以致精神上受了威脅,才生病的。這麼想著,樂廣趕緊把那親戚找來,把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看、問候。[例]探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探望、問候。如:「晨昏定省」。《紅樓夢》第八三回:「前兒貴妃娘娘省親回來,我們還親見他帶了幾車金銀回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詢問、問候。《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寒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面時彼此問候起居或泛談氣候寒暖之類的應酬話。《儒林外史》第一○回:「彼此謙讓坐下,寒暄已畢,擺上兩席酒來。」《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欽差同他們寒暄一番,就提起學生的事來,懇他們二位設法。」也作「寒溫」、「暄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