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點、位置。《宋史.卷九五.河渠志五》:「於是都水使孟揆移撥十八掃官兵,分地步修築。」《紅樓夢》第四二回:「原先蓋這園子,就有一張細緻圖樣,雖是匠人描的,那地步方向是不錯的。」
2.地位。《儒林外史》第二回:「他也要算停當的了,若想到黃老爹的地步,只怕還有做幾年的夢。」《老殘遊記》第四回:「今日見撫臺如此契重,正在想法聯絡聯絡以為託情謀保舉地步。」
3.空間,回旋的餘地。《紅樓夢》第五○回:「這正是會作詩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與後人。」
4.程度、境地。《紅樓夢》第三三回:「賈政聽了,也就灰心,自悔不該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老殘遊記》第二回:「這幾年來好頑耍的誰不學他們的調兒呢?就是窯子裡的姑娘也人人都學,只是頂多有一兩句到黑妞的地步。」
5.方法。《官場現形記》第四一回:「該紳等率為稟請保留原任,無非出自該牧賄囑, 以為沽名釣譽地步。」
地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站穩立場作為進退的根據。也作「佔腳步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所處的境況、境地。如:「少時不努力,才落到這一地步。」
尸位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尸位素餐」係由「尸位」及「素餐」二語組合而成。 「尸位」見於《書經.五子之歌》。根據記載,夏朝君王太康成天不理朝政,只知沉湎於享樂,以致於百姓都不再擁戴他。太康遊樂過度,已經到了不知節制的地步,甚至有一次在洛水(今河南省境內)田獵時,竟然一去就是百天,最後有窮國領袖后羿,因為百姓無法再忍受這樣的國君,將他阻絕在黃河而不得返國。 「素餐」則見於《詩經.魏風.伐檀》,詩歌內容是在諷刺在上位者不勞而食。詩人透過反詰設問的手法,反覆提到:有人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可獲取三百家的榖糧?有人不上山打獵,為何院子裡掛得都是貆的毛皮?詩歌末尾則說出君子們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
爾虞我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軍統帥子反的營帳中,威脅說:「我們宋國現在的情況,已經到了交換孩子來充飢,拿死人骨頭當柴火來煮飯的地步了,儘管如此,我們寧願戰死,也絕不接受城下之盟。如果楚國能退兵三十里,那宋國對於楚國將會唯命是聽。」子反聽了也很驚恐,只好和宋國簽訂盟約,同意退兵三十里。宋國和楚國因此講和,並以華元為人質,盟約中明白地寫著:「我不欺騙你,你不必對我猜忌。」說明兩國必須以誠信相待。後來「爾虞我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猜疑,玩弄欺騙手段。典源中的「我無爾詐,爾無我虞」,用的是倒裝句,它的語意其實是「我無詐爾,爾無虞我」,後來用其反意,而成為「爾虞我詐」這句成語。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韋,熟皮。舊時用以串聯竹簡成冊。「韋編三絕」本指孔子勤讀《易》,致使編竹簡的皮繩多次斷裂。語出《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後用以比喻讀書勤奮努力。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衛靈公》裡有一段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意思是說君子為人處事,事事都要求自己能夠做到完美的地步,符合善良的德行,而那些沒有人格修養的人就不是這樣了,不論什麼事,總是嚴厲地要求別人,卻從不要求自己。這裡主要在說明君子和小人的差別所在,後來從這裡的語意衍生出「反求諸己」這個成語,是指從自己本身尋找原因,追究責任,做好自我反省及檢討改進的功夫。在《禮記.射義》中有提到關於射箭的禮儀:射箭的時候,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姿勢,一切姿勢預備好之後才發射。如果沒有打中目標,也不可以埋怨技術勝於自己的人,應該反過來檢討自己,再加強改進。《孟子.離婁上》則是提到:「我喜愛人們,但人們卻不親近我,就表示...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官場現形記》第四一回:「該紳等率為稟請保留原任,無非出自該牧賄囑,以為沽名釣譽地步。」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漢相爭,項羽軍隊被漢軍和諸侯兵重重圍困於垓下,兵少糧盡,項羽於夜間聽到四面的漢軍都唱著楚人的歌曲,一驚之下以為漢軍已占領楚地,遂連夜奔逃。後用以比喻所處環境艱難困頓,危急無援,進退失據。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例]他債臺高築,已到了四面楚歌,無路可走的地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