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1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影像特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片上可供判讀的特徵。包括影像形狀、大小、陰影、色調或顏色、排列、組織、地點、時間、關聯性等。
雷達影像特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達影像上供辨認物體種類之影像特徵,對各種類型目標的表面特性,與電磁波相互作用的效應有所瞭解後,方能正確判讀雷達影像中所含的特徵資訊。例如,機場跑道無回波能量,在雷達影像上常呈深暗色有規律性的直條形狀,容易判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集。如:「徵兵」、「徵召」、「緩徵」。
收取。如:「徵收」、「徵稅」、「開徵」、「課徵」。
公開尋求、招請。如:「徵求」、「徵聘」、「徵稿」、「徵婚」、「徵才」、「徵文比賽」。
現象、跡象。如:「徵兆」、「特徵」。
證明。如:「徵驗」、「徵信」。
古代五音之一。如:「宮、商、角、徵、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如:「他長得像父親。」、「她的眼睛像媽媽。」
人物的圖畫或雕塑。如:「畫像」、「塑像」、「佛像」、「雕像」。
如、比如。表示推測的用詞。如:「像他這樣的人,並不可靠。」、「像今天所發生的事,便是最好的例子。」
彷彿、似乎。如:「好像」、「這地方像是從前曾經來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眾不同、和一般人不一樣的。如:「特別」、「特等」、「特徵」、「特大號」、「特立獨行」。
特別、專門。如:「特寫」、「特地」、「特派」。
但、只是。如:「不特」、「非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遮住光線所產生的形象。如:「影子」、「光影」。
人或物體的形象、痕跡。如:「蹤影」、「身影」、「攝影」。
仿照描寫。如:「影寫」、「影鈔」、「影印」。
電影的簡稱。如:「影評」、「影壇」。
特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特地徵召或召集。《後漢書.卷三○下.郎顗襄楷列傳.郎顗》:「宜蒙特徵,以示四方。」《魏書.卷八四.儒林列傳.盧景裕》:「聞景裕經明行著,驛馬特徵。」
2.事物特殊的徵象、標誌。如:「猴子紅色的臀部,是其特徵之一。」清.徐珂《清稗類鈔.文學類.中外文字之比較》:「然謂其為多字之國則可,謂其文字之增加,即為一國文化進步之特徵,似尚有說焉。」
影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畫像。《紅樓夢》第五四回:「十七日一早,又過寧府行禮,伺候掩了宗祠,收過影像,方回來。」《文明小史》第五六回:「湖上有高樓一座,名曰勝棋樓,樓上供著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影像。」
2.影子、身影。宋.葉適〈黃子耕墓志銘〉:「余觀子耕了外物成壞,猶影像空寂。」
3.形象。如:「他那溫和的舉止,留給人很好的影像。」
4.印象。《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當初奶奶存日,曾跟到姑娘家去,有些影像在肚裡。」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