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旋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干高低、長短、強弱不同的樂音,依節奏上的一定組織關係連續奏出。為英語melody的意譯。旋律是音樂的基本要素,可以表現出音樂的內容、風格、體裁。
旋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聲部合唱或演奏中,其中一個聲部的主要曲調,稱為「主旋律」。其他聲部只有補充、烘托、潤色等作用。
旋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定旋律(C.F.)是早期複音音樂常用的音樂素材,它是把一個舊有的旋律作為新作品的主題,這個被借用的旋律可能原封不動地被再使用或略加變化。定旋律亦可釋為一種無伴奏的齊唱歌曲。
康謳主編《大陸音樂辭典》民國六十九年、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王沛綸編著《The Concise Dictionary of Music》全音樂譜出版社(1968年)。
旋律;次中音;男高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一、十五世紀宗教經文曲中的定旋律聲部,帶領定旋律的聲部,這聲部通常是在底部進行,作為其他聲部之支撐基礎。二、十四∼十五世紀的三聲部世俗複音聲樂曲中之次中音聲部,它有時也和它低一部的Contra Tenor交錯。三、素歌聖詩中的朗誦調。四、四部合唱中的次中音聲部。十五世紀的次中音聲部仍然保持帶領定旋律的功能,以演奏長音符為主,到了十六世紀,次中音也和其他聲部一樣,可以自由發展不受定旋律之限制。十八世紀的合唱音樂把四聲部分為今日所謂的女高音(Soprano)、女低音(Alto)、男高音(Tenor)和男低音(Bass)。五、次中音或男高音。六、有次中音效能的樂器,如次中音號、次中音薩克斯...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旋律樂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類型名。一、單旋律樂曲是指只含單一旋律,沒有其他聲部的樂曲。二、十七世紀前期,興盛於義大利的伴奏聲樂獨唱曲。這類歌曲雖然發展於西元1600年左右,但它們與傳統的義大利歌曲有極為密切的關聯。如十五世紀的福洛投拉曲(Frottola),是用魯特琴(或維奧琴)伴奏,洛曼尼卡曲(Romanesca)和魯齊耶洛曲(Ruggiero)都用反覆詩節的形式和半即興的朗誦成份,伴以和聲低音。另外還有間奏歌曲(Intermedi),及含有舞蹈性的小曲(Canzonetta)和巴利托(Balleto),都可以看成是十七世紀單旋律聲樂曲之前身,它甚至也受到複音牧歌(Madrigale Arioso)的影響。十七世...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旋律索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旋律索引可以說是為音樂家、作曲家和音樂愛好者所設計之特殊功能索引。由於樂迷們記得的往往是樂曲的旋律而非樂曲的名稱,再加上樂曲的特色通常決定於組成它的旋律,因此以旋律來區分不同的樂曲是相當自然且普遍的一種現象。這種依主循律之規律所編製的樂曲索引,一般稱之為主旋律索引。
  編製主旋律索引時,通常都是以一個作曲家為範圍,例如音樂大師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的巴哈樂曲索引(Melodic Index to the Works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就是根據巴哈作品的主旋律來編製索引。使用上述巴哈樂曲索引時,樂迷們只要知道樂曲前三...
拉加;旋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指印度古典音樂的音階,此名詞首次出現是在紀元第五世紀,字面上的意思是指某些使心靈產生明確感情,或狂熱、激情或情思的東西。北印度音樂有六個基本拉加,即男性或強的音階,每個拉加配以五個羅吉尼(Ragini),即女性或弱的音階,正如一夫配五妻,結合起來共有三十六個音階。每個拉加都有自己固定且不可改變的音調特質,每個拉加又分別屬於不同的季節和時辰。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旋律:依節奏上一定的關係連續奏出的樂音。如:「這首曲子的旋律相當優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節奏。如:「旋律」、「音律」、「韻律」。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但也不能溫暖沒有生氣的死人。例如春秋魯國的公明儀,有一次看見一頭牛在吃草,就彈琴給牠聽,可是不管旋律多悅耳動聽,牛卻充耳不聞,自顧著吃草,這是因為人類的音樂不適合給牛聽。後來他改彈出蚊虻鼓翅聲、落單小牛的悲鳴聲,牛就立刻停止吃草,搖著尾巴,豎起耳朵,徬徨不安地聆聽。我引用儒家經典來講解佛理,也是同樣的道理。」由典源看來,牟子舉公明儀為牛彈琴的故事時,並沒有貶抑牛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說明自己的用意。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對牛彈琴」,用來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