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1.87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治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治理國事。《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治國以禮,民無怨聲。」
2.政治清明百姓安樂的國家。《荀子.富國》:「其耕者樂田,其戰士安難,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禮,其卿相調議,是治國已。」
治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國治國的基本主張主要再要求國家統治權的行使,必須受到憲法及法律之約束。憲法及法律的作為國家權力的運作劃出法的界線,使其無法恣意而為,而能致力追求正義,進而形塑公平正義的社會。(註1)從歷史的脈絡來看,法治國原則的概念在發展上主要有兩個演變、轉折:一是由過往的「自由法治國」變為今日的「社會法
治國平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的最後部分(朱子[大學章句]的[傳十章])是解釋治國平天下的,文中所說的治國的原則,也就是平天下的原則,因此治國平天下二者可以合起來解釋。
  關於治國平天下之道,[大學]主要是從「絜矩之道」及「德本財末」二方面說。所謂絜矩之道,是以己心推人心,使人己間的關係合乎人之常情。[大學]說:「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這即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詳細說明。從自己的不願意別...
齊家治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指整治家政,治理國事。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我和你韜光晦跡老山中,煞強如齊家治國平天下。」《孤本元明雜劇.孟母三移.楔子》:「繼統相承數百年,齊家治國總無偏。」
安邦治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理國家,使之穩固安定。《孤本元明雜劇.伐晉興齊.頭折》:「薦賢舉善是吾心,安邦治國訪知音。」也作「安邦定國」。
治國安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理國家,使人民生活安定。《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財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養成群生,奉順天德,治國安民之本也。」《孤本元明雜劇.鬧鍾馗.第二折》:「鍾馗,你有何治國安民之法?」
治國日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王符(90~165 A.D.)[潛夫論.愛日]中說:「治國之日舒以長。」所謂「治國之日舒以長」並不是說能找來掌管天文的專家,讓他去增加日月運行的分度或刻漏,使光陰的腳步變慢,或時間加多;而是指一個上軌道的國家,人君能明察而百官職事都能處理得很好,國家安定,天下太平,沒有什麼災難徭役,人民日子過得安逸平靜、輕鬆自在、沒有壓力,時間精力都綽綽有餘,自然覺得日子過起來特別寬舒,好像白天加長了一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管理、統理。[例]統治、治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ㄩˊ)被人殺害的消息。楊惲聽了之後,就發表議論說:「單于真是昏庸的君主,雖然他的大臣替他設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採用,結果送上自己的性命。這就好比歷史上秦朝的君主一樣,因為聽信小人而殺害忠貞大臣,結果遭到亡國的噩運。如果當時秦朝的君王肯採納忠言,也許今天還是秦朝的天下呢!從古到今的國君都喜愛聽信小人的話,真像出自同一山丘的貉(ㄏㄜˊ,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樣,沒有什麼差別。」楊惲如此借古諷今,實在是太猖狂無禮了!宣帝聽了很生氣,就將楊惲免職。後來「一丘之貉」由此演變而來,用來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