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調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間的挑逗行為。《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狄氏反看上了,時時在簾內露面調情。」《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快活!和尚、婦人,大青天白日調情。」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嘲笑、戲弄、挑逗。如:「調戲」、「調笑」、「調弄」、「調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怒、哀、樂的內心感受。如:「心情」、「情緒」。
男女之間的愛意。如:「愛情」、「談情說愛」、「情竇初開」、「情投意合」。
親屬之間的情感。如:「親情」、「手足之情」。
友誼、交誼。如:「人情」、「友情」、「交情」、「情同手足」。
狀況。如:「情況」、「情形」、「情節」、「實情」、「病情」。
社會建構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方式的情境,希望在一群體的協商與討論、修正中產生知識,因此在此主張下重視真實情境學習的動態歷程,強調情境認知(situated cognition)的學習,又稱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情境學習認為知識相嵌於情境脈絡中,唯有透過主動參與與探究生活情境的學習活動,才能掌握真正的知識。
魂飛魄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01.元.高文秀〈啄木兒.朦朧睡巧夢成套.玉抱肚〉曲:「這嬌人何方姓名,素不曾識面調情,平白地將人勾引,魂飛魄散,使我戰兢兢,覓盡天涯不見形。」
繪本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畫的書籍。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通俗的說法是指以大量圖畫強調視覺效果,插畫版面大而精美且能強調情節主題展現的故事書。主要是針對幼兒、兒童為對象的出版品,以引發兒童觀賞及閱讀興趣為目的。繪本的說法來自於日本,更加有藝術意味,意指經由繪本藝術家歷經故事腳本發想、草圖打稿、色彩粗稿、精稿描繪等階段,交由出版商出版成書,經由系列的行銷手法包裝後,方通行於市面上的精緻書籍。而對象也從早期的幼兒(一般通指3-6歲)及學齡兒童(一般指6-12歲),拓展至成人與普羅大眾。 繪本的特性國立東華大學的黃秀雯曾提出以下八種繪本特質:圖...
打情罵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有親暱或誘惑的相互嘲弄。今多指男女調情。《官場現形記》第二九回:「齊巧這兩天,糖葫蘆又沒有去,王小四子便打情罵俏起來。」也作「打情罵趣」。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以詩詞來強化和豐富人物的思想、性格,將鶯鶯人格中光輝美好的一面,完全地展現出來了,相較於張生專為調情所做的會真詩、綴春詞等數首,更可見鶯鶯的高尚與張生的卑俗。 紅娘紅娘在《鶯鶯傳》的前段僅僅是驚鴻一撇,之後再也沒有出場,但這個人物卻是最關鍵的角色,若沒有紅娘獻計,張生也無法打動鶯鶯,自然不會有以後的發展了。張生首先想利用的便是鶯鶯身邊的婢女紅娘,所以私下送禮,並藉機會表達對鶯鶯的愛慕之意。但紅娘一開始是受到驚嚇的:  婢果驚沮,腆然而奔。  不過,第二天她卻主動來找張生,並獻上一計: 「崔之貞慎自保,雖所尊不可以非語...
情緒智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James, 1842-1910),企圖對刺激情境、生理變化和情緒經驗三者間關係之解釋;由於過於強調情緒經驗係起於身體生理變化,乃為一些心理學者所反對。於是另一批心理學家史開特(S. Schachter)和辛格(J. Singer)於1962年提出情緒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 of emotion),認為情緒經驗係來自於個體對其生理變化和刺激性質的認知。到了1980年代以後,一些心理學家試著更進一步了解情緒與人際能力對於人生的重要,例如:1983年美國心理學家嘉納(H. Gardner)出版「心理結...
團體工作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直接的,成員彼此更能開放深入、分享感受。6. 團體在朝向團體目標上出現更有效的過程。7. 此階段強調情緒感受,與認知意義的統合,不僅接納、支持成員的情緒表達或宣洩,同時也會引發成員思考不同情緒背後的意義。8. 成員逐漸增加自己在團體中所學到的好經驗,並應用於團體外的生活應用,以解決生活的問題,或增進生活的成長。 任務 (一)共同任務1.發展團體及個人目標,並實現、學習承擔責任,發揮領導功能。2.藉由角色扮演呈現問題,並加以解決。3.藉由家庭作業,將在團體中的學習經驗運用於日常生活中。4.藉由團體及個人目標的結合和達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