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貢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進奉或贈與。《荀子.正論》:「稱遠邇而等貢獻,豈必齊哉?」《國語.吳語》:「越國固貢獻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
2.對公眾有所助益。如:「電話的發明是偉大的貢獻。」
3.付出。如:「他應聘回國,準備貢獻所長。」
污染源貢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某受體之大氣中的氣態或懸浮微粒經量測並判明是各個原污染源所提供給受體的質量。經量測受體之大氣中含氣態或懸浮微粒的質量及濃度佔提供給他的原污染源總質量或濃度的百分率即稱之。污染源貢獻率可用受體模式計算得到,主要根據採樣空氣樣品分析氣態或顆粒物的化學元素組成及其濃度,由受體及不同發生源的質量、濃度,元素及組成再用多元數學統計方法便可求得各污染源的貢獻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奉上、進奉。如:「貢獻」、「呈獻」、「捐獻」、「犧牲奉獻」。唐.杜甫〈病橘〉詩:「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貢獻:將力量或財物獻出。如:「我們要將所學貢獻給國家社會。」
未雨綢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匯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以前五、六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無辭,故實際上僅存三百零五篇。內容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為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其中「風」是各國的民間歌謠,本由諸侯採擷其國的民歌,貢獻於天子,並由樂官統籌管理。《詩經》中共分十五國風。「豳風」即為古豳國的歌謠,故地約在今陝西省邠縣。〈鴟鴞〉一詩,則是詩人以鳥兒築巢養雛鳥的辛苦,來抒發自身所經歷的窮苦憂患。詩中提到,鳥兒為了確保巢的堅固,便在下雨之前,剝除桑根皮來修補鳥巢,以免風雨來臨時,把鳥巢吹壞了。後來「未雨綢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事先...
鞠躬盡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鞠躬」,彎身以示敬慎。語出《論語.鄉黨》。「盡瘁」,竭盡辛勞。語出《詩經.小雅.北山》。「鞠躬盡瘁」意謂恭謹戒慎,不辭勞病地貢獻心力。或以為典故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摩頂放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貢獻、奉祀。如:「供佛」。《紅樓夢》第五三回:「咱們哪怕用一萬兩銀子供祖宗,到底不如這個有體面。」
憤世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將人類應有的性情發揮到極致的。韓愈對人生所抱持的態度是屬於入世的,因為遵行儒家思想,對於社會應當貢獻己力,而非佛老那種出世、無為的消極生活態度。後來「憤世嫉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痛恨腐敗的社會現狀及庸俗世態的痛恨。
數典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恩典。由於晉國地處深山邊塞,與王室距離遙遠,皇恩根本無從顧及,我們又窮於應付戎狄,哪有什麼東西可用來貢獻呢?」景王聽了頗不以為然,於是細數從晉國祖先開始,周朝王室曾經贈予的種種賞賜,並責問籍談:「你的先人是負責掌管國家典籍的,為什麼你會忘了這些史事呢?」籍談聽了便無話可說。等荀躒與籍談離開後,周景王又評論籍談說:「我看像籍談這麼忘本的人,後代子孫應該不會有什麼出息吧!竟然會列舉一堆典故來評論事情,卻反而將自己祖先掌管典籍這件事給忘了!」後來「數典忘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忘本。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官,而是憂慮時局的動盪,哀憐百姓的疾苦。學得了治世之道,不肯獨善其身,總想利用所學,對國家人民有所貢獻。如果陽城是個賢人的話,就應該知道現在時勢的困頓,為百姓所受的苦難而哀傷,然後盡自己所能去完成改善時局的職責,怎麼可以只顧過自己的安逸生活呢?」後來,文中的「畏天命而悲人窮」演變成「悲天憫人」這句成語,指憂傷時局多變,哀憐百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