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還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未,還沒有。如:「時序才進入夏天,文旦柚還未成熟,你別急著去摘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猶、尚。如:「時間還早。」、「還有事嗎?」唐.杜牧〈贈別〉詩二首之二:「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宋.陳與義〈中牟道中〉詩:「雨意欲成還未成,歸雲卻作伴人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八位。
未時:時辰名。約當下午一時到三時。
否定詞。不、沒有。如:「尚未」、「未免」、「未置可否」、「假期未滿」。
未來︰將來。如:「你未來的計畫是什麼?」
運籌帷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隋唐演義》第三七回:「只是目中所見,如單二哥、王伯當,都是將帥之才;若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恐還未能。」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對《易經》這本古書很有興趣,它是一本深奧難懂的書,孔子一次一次地反覆研讀,直到讀懂為止。《史記》記載這件事是,用「韋編三絕」來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韋」是熟牛皮。古代還未發明紙的時候,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然後用牛皮帶編起來。「絕」是斷的意思。孔子鑽研《易》時,不斷翻閱,以致於編綴竹簡的皮帶都斷了好幾次。後來「韋編三絕」就被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努力。
苟延殘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勉強存續生命。《西遊記》第三一回:「欲要自盡,又恐父母疑我逃走,事終不明。故沒奈何,苟延殘喘,誠為天地間一大罪人也。」也作「苟留殘喘」、「苟延殘息」。
2.比喻勉強撐住局面。如:「兩隊因為實力懸殊,下半場時,弱隊只能苟延殘喘,勉強撐到終場。」
畫蛇添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內容3 意義4 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 故事內容戰國時楚國有位管祠堂的人,在祭祀後把酒分給底下辦事的人,但酒不夠分,於是他們想出一個辦法來:大家在地上畫蛇,畫得最快的人就可以喝酒。其中一人畫得最快,正打算拿酒來喝,因見其他人還未畫好,他就再為蛇添上腳,此時另一人剛好畫好了,便從他的手上把酒搶過來,並說:“蛇本來沒有腳,你為甚麼要為牠添上腳呢?”說完就把酒喝掉了。 意義畫好蛇後,多事為它添上蛇足,結果反而失去本已贏得的酒。比喻多此一舉,反將事情弄糟。 相...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該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希望您不要接受這份厚禮。」孟嘗君聽後覺的有道理就答應了。公孫戍快步退出,但還未走出門,剛到中門就被叫回來。孟嘗君說:「你不要我接受象牙床的重禮,這是很好的建議。可是為什麼你走路時把腳抬的很高,樣子也顯的很神氣?」公孫戍說:「臣有三大喜事,還外加一把寶劍。」孟嘗君說:「為什麼這麼說呢?」公孫戍說:「您門下食客有好幾百人,卻沒有人敢進諫,只有我敢,這是臣的一喜;我的諫言能得到您採納,這是二喜;諫言又能讓您免於犯錯,這是三喜。為楚國護送象牙床的郢人登徒,他不願意送床,如果我能幫他的忙,他允諾送我一把祖...
餘音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書中記載著一則故事:相傳從前韓國有個女子韓娥,擁有一副好歌喉。有一次,她要前往齊國,抵達齊國城門雍門時,因為旅費用盡,於是賣唱以賺取食物。她的歌聲極為優美動人,即使在她離去以後,人們都覺得歌聲依然繚繞在城門的梁柱之間,持續了三日都沒斷絕,就好像韓娥還未離去。《列子》文中是以「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來形容韓娥歌聲的延綿不絕,後來「餘音繞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歌聲或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如清代小說《老殘遊記》第二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之妙。」是用「餘音繞梁」形容王小玉迴環轉折,...
防患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禍患還未發生之前就加以防備。語本《易經.既濟卦》。 △「未雨綢繆」、「防微杜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