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逼促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bī c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ī cù
解釋:
1.逼迫、催促。《舊唐書.卷八九.列傳.狄仁傑》:「時越王貞稱兵汝南事敗,緣坐者六七百人,籍沒者五千口,司刑使逼促行刑。仁傑哀其詿誤,緩其獄。」元.關漢卿《玉鏡臺》第四折:「這官人待須臾,休恁般相逼促。」
2.狹窄。晉.葛洪《抱朴子.外篇.尚博》:「變化不繫滯於規矩之方圓,旁通不凝閡於一塗之逼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逼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