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星散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xīng s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ng sàn
解釋:
1.星星散布天空,指深夜的景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齣:「月升鴟尾城吹角,星散旄頭帳點兵。」
2.四散、分散。《宋史.卷一九○.兵志四》:「殊不知彼猶聚戲,若遇敵則瓦解星散,不知所之矣。」唐.杜荀鶴〈亂後逢村叟〉詩:「至於雞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獨倚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星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分離、分散 相反詞 贅聚、鱗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