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斯奈德小鲃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斯奈德小鲃
英文名: Puntius snyderi
描述:
背鰭III,8;臀鰭2(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0-11(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咽齒式 5,3,2-2,3,5;側線鱗數 23-25。體延長而側扁,略高。頭略短。吻短小。口小略下位。口角具有極短小的頜鬚一對,極細微而不易察覺。體被較大的圓鱗,背鰭及臀鰭基部有鱗鞘,側線完全。幼、雌魚體色偏黃,甚至鮮黃色;雄魚背側青藍色金屬光澤明顯,腹部呈鮮橘紅色。體側中央具有四個約略呈橢圓的塊狀黑斑,體背部散布若干不規則小黑點;鰓蓋後緣另具一條細長黑色斑紋;背鰭起點下方亦有一個黑斑。眼部虹膜上半呈紅色。各鰭橘黃至橘紅色。
分布:
本種分布於臺灣北部及中部地區的溪流、河川的緩水域或靜水域的湖泊、溝渠、池塘等水體中。由於中下游棲地受到開發破壞及污染嚴重的影響,現存族群量偏低且不穩定。中國大陸也有族群。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