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襆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巾帕。同「幞」。
2.行李、包袱。《聊齋志異.卷一.畫皮》:「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獨奔,甚艱於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巾帕。同「幞」。唐.李賀〈馬〉詩二三首之一四:「香襆赭羅新,盤龍蹙鐙鱗。」《資治通鑑.卷一七九.隋紀三.隋文帝仁壽二年》:「每朝令進二溢米,而私令取肥肉脯鮓,置竹筒中,以蠟閉口,衣襆裹而納之。」

2. 行李、包袱。《聊齋志異.卷一.畫皮》:「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獨奔,甚艱於步。」

注音: ㄆ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襆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