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科取向藝術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作者: 郭禎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科取向藝術教育」的理念溯源甚早,直到一九六五年美國賓州研習會上所提出的報告,才明確指出藝術教育課程應當反映廣泛的藝術知識,並界定藝術教育的範疇應當涵蓋:藝術創作、藝術評論、藝術史、美學等四方面的訓練。這些觀念持續演變,並不斷有專家提出迴響,於是在一九八四、八五年間,由葛利爾(W.D.Greer)、艾斯納(E.W.Eisner)、查普曼(Hilary Chapman)、戴依(M.D.Day)等人,引申並命名為「學科取向藝術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簡稱DBAE)。
  該理念自一九八二年起,由美國蓋迪基金會(J. Paul Getty Trust)所屬之藝術教育中心,從事理論與課程實務的研究發展,已有具體成效,並對美國藝術教育界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科取向藝術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