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險阻 - 教育百科
ˇ
ˇ
  • 漢語拼音 xiǎn z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ǎn zǔ
解釋:
  1. 地勢險惡難行。
    【例】山路險阻,踰越不易。
  2. 比喻困難挫折。
    【例】不論未來充滿多少危難險阻,只要持之以恆,理想終會實現。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險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ǎn zǔ
解釋:
1.地勢艱險阻塞,崎嶇難行。《戰國策.魏策一》:「從是觀之,地形險阻,奚足以霸王矣。」《薛仁貴征遼事略》:「過此山別無險阻,散漫平坦,直到平壤城。」
2.比喻遭受的困難挫折。《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朕起自寒微,艱難險阻,身備嘗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險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反詞 平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