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 教育百科
ˋ
ˇ
ˇ
ˋ
ˇ
  • 漢語拼音 bā lè sī tǎn jiě fàng zǔ zh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ā lè sī tǎn jiě fàng zǔ zhī
解釋:
西元一九六四年巴勒斯坦各派組織領導人建立的政治組織。主要團體有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及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陣線。一九七三年被公認為巴勒斯坦人民的流亡政府。一九七六年以後巴解被承認為阿拉伯聯盟的正式代表,並獲得部分第三世界國家承認。巴解部分團體常以暗殺、劫持飛機、轟炸建築等方式為手段,以達建國目的。英文縮稱為PLO。一九八三年九月十日在國際形勢逐漸改變中,以色列總理拉賓與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分別簽署協議,宣布相互承認,同年九月十三日,以國外長裴瑞斯與巴解執行委員會委員阿巴斯代表雙方政府,在華盛頓簽署和平協定,結束雙方三十年來的敵對與衝突。縮稱為「巴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