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泗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鼻涕。
    【例】涕泗滂沱
  2. →泗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參見「泗水」條。
2.鼻涕。《詩經.陳風.澤陂》:「寤寐無為,涕泗滂沱。」唐.李朝威〈柳毅傳〉:「悲泗淋漓,誠怛人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泗水」:
⑴水名。源出山東省泗水縣陪尾山,分四源流因而得名。《說文解字.水部》:「泗,受沛水,東入淮。」或稱為「泗河」。
⑵郡名。秦朝設置,江蘇舊徐州、淮安、邳州,安徽鳳陽、宿州、泗州,皆在其境內。
2. 鼻涕。《詩經.陳風.澤陂》:「寤寐無為,涕泗滂沱。」漢.毛亨.傳:「自鼻曰泗。」唐.李朝威〈柳毅傳〉:「悲泗淋漓,誠怛人心。」
注音: ㄙ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泗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