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削草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xuè cǎ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uè cǎo
解釋:
1.除草。比喻消除災禍。如:「這項措施從根源防治著手,可說是削草除根,永絕後患。」明.徐元《八義記》第三五齣:「拿住孤兒只一刀,這回削草不留毛。」
2.為求謹慎嚴密而將底稿銷毀。《晉書.卷一○二.劉聰載記》:「在位忠謇,屢進讜言,退而削草,雖子弟莫得而知也。」《南史.卷五○.列傳.劉瓛》:「璡入侍東宮,每上事輒削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削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