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進退失據 - 教育百科
ˋ
退
ˋ
ˋ
  • 漢語拼音 jìn tuì shī j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ìn tuì shī jù
解釋:
  1. 比喻行事失去依循,或臨事張皇失措。
    【例】做事要有充分的準備和計畫,才不會進退失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進退失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ìn tuì shī jù
解釋:
前進後退均失去憑依。形容行事陷入困境,或臨事張皇失措。如:「行事要有充分的準備、計畫,才不會進退失據。」《元史.卷一五五.列傳.史天澤列傳》:「新衞達魯花赤撒吉思不花,欲薄城背水而營,天澤曰:『此豈駐兵之地乎!彼若來犯,則進退失據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進退失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進退兩難、進退維谷、騎虎難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