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後移擷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emps de cuisse en arrière
作者: 鄭淑姬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術語。後移擷步〈temps cuisse en arrière〉。〈temps〉字義:時間。〈cuisse〉字義:大腿。〈en arrière〉字義:後移。義大利卻革堤學派(Cecchetti method):左足在前第五位置,半蹲〈demi-plié〉;右足保留在半蹲〈demi-plié〉,左足往旁第二做一個小投伸、掙脫〈battement dégagé〉後,馬上擦地回後第五位置半蹲〈demi-plié〉;兩足一起推地做一個不換足的往後閉合式西頌步〈assemblé fermée en arrière〉,並往後移動;用左足先著地到半蹲〈demi-plié〉,右足則延伸在前低第四後,再擦地回前第五位置半蹲〈demi-plié〉。法國學校(French School)的前半做法不同如下:左足在前第五位置半蹲〈demi-plié〉,右足保留在半蹲〈demi-plié〉,左足做一個低經過〈low passé〉經置於足頸位〈sur le cou-de-pied〉到後第五位置半蹲〈demi-plié〉之後的往後閉合式西頌步〈assemblé fermée en arrière〉方法同卻革堤學派(Cecchetti method)。
參照: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Gretchen Ward Warren《Classical Ballet Technique》1989、Agrippina Vaganova《Basic Principles of Classical Ballet》1969.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後移擷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