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準繩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zhǔn shé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ǔn shéng
解釋:
  1. 本指用來測量平直的器具。後比喻言論或行為所依據的法度、標準。
    【例】無論何時何地,大家應以「禮、義、廉、恥」作為準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準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準則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ǔn shéng
解釋:
1.用來測量平直的器具。《淮南子.說林》:「非規矩不能定方圓。非準繩不能正曲直。」
2.比喻權衡事物的法度。《舊唐書.卷四六.經籍志上》:「墳、典起之於前,詩、書繼之於後,先王陳跡,後王準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準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標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