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淈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ㄕㄨㄟˇ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攪亂使其混濁。《楚辭.屈原.漁父》:「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漢.揚雄《法言.吾子》:「女惡華丹之亂窈窕也,書惡淫辭之淈法度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攪亂使混濁。《說文解字.水部》:「淈,濁也。」東周戰國.屈原〈漁父〉:「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漢.揚雄《法言.吾子》:「女惡華丹之亂窈窕也,書惡淫辭之淈法度也。」

2. 水湧流貌。《說文解字.水部》:「淈,……一曰水出皃(貌)。」《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砰磅訇磕,潏潏淈淈,湁潗鼎沸。」

3. 竭、盡。通「屈」。《荀子.宥坐》:「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

注音: ㄍ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淈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