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起凊瘼 - 教育百科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í-tshìn-mo̍oh
又音: khí-tshìn-moo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蕁麻疹,病名。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特徵是皮膚上出現很多形狀不一的丘疹。丘疹出現後,會有明顯的搔癢,同時在出現四十八小時內大部分會消失,但舊疹子消失了,新的又繼續長出來。常因食物或藥物過敏而引起,可注射腎上腺素或給予抗組織胺藥物治療。也稱為「風疹塊」。
  2. 皮膚過敏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起凊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起凊瘼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