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紅毛城 - 教育百科
ˊ
ˊ
ˊ
  • 漢語拼音 hóng máo ché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óng máo chéng
解釋:
位於淡水鎮的名勝古蹟。明崇禎二年(西元1629),由西班牙人所創建,原稱為「聖多明哥城」。崇禎十五年由荷蘭人接管,改建為軍營,因當時荷蘭人被稱為「紅毛人」,遂稱為「紅毛城」。英人在淡水設立領事館,於同治六年(西元1867)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至民國六十一年三月撤館。六十九年六月三十日政府收為國有,整修後開放參觀。城的建築為兩層正方形稜堡,紅牆屹立,下可俯瞰淡水河。現屬一級古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紅毛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