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牆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ˊ
部 + 13 畫 = 17 qiá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作為隔間或防護用的磚壁、板壁。如:「牆壁」、「城牆」、「圍牆」。
  2. 泛指像牆的物品。如:「電視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牆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ng
解釋:
  1. 用磚、石等作成,用以間隔或障蔽的建築物。
    【例】圍牆、城牆、磚牆
  2. 泛指像牆的物品。
    【例】電視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ng
解釋:
[名]
1.用磚、石等砌成,可作間隔或屏障的建築。如:「宮牆」、「城牆」、「圍牆」。《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宋.張先〈青門引.乍暖還輕冷〉詞:「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秋千影。」
2.泛指由人或物組合成像牆的部分。如:「人牆」、「電視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û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以磚、水泥、木板或其他建材砌成,用以遮蔽或隔間的建築物。
    例如:圍牆 uî-tshiûnn。
同義詞: 壁、壁堵、牆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圍牆壁堵牆仔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