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鐵牛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tiě ni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ě niú
解釋:
  1. 耕耘機的俗稱。可耕田,亦可拖車。
    【例】自從推行農業機械化後,鐵牛已經取代了水牛的地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鐵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ě niú
解釋:
1.鐵鑄的牛。
2.比喻孔武有力,四肢發達的人。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你這鐵牛,有什麼事,也不查個明白,就提起板斧來,要斫倒我杏黃旗,是何道理?」
3.耕耘機的俗稱。可耕田,亦可拖車。如:「自從推行農業機械化後,田裡只見鐵牛,真正的水牛越來越少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鐵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