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槎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ㄇㄨˋㄈㄚˊㄖㄨˊ:「ㄈㄨˊㄔㄚˊ」、「ㄔㄥˊㄔㄚ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槎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
解釋:
  1. 木筏。
    【例】浮槎、乘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
解釋:
[名]
1.木筏。同「桴」。如:「浮槎」。唐.孟浩然〈歲暮海上作〉詩:「為問乘槎人,滄洲復誰在。」
2.樹枝。唐.盧照鄰〈行路難〉:「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
[動]
砍、削。《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冒𣝓柘,槎棘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