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疃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ㄊㄧㄢˊ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tuǎ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uǎn
解釋:
[名]
1.禽獸踐踏的地方。《說文解字.田部》:「疃,禽獸所踐處也。」宋.黃庭堅〈觀祕閣蘇子美題壁詩〉:「姑蘇麋鹿疃,風月在書堂。」
2.村莊、屯。多用於地名。如大陸地區河北省的賈家疃。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怎把走村串疃貨郎兒,屈勘做了圖財致命殺人賊!」《水滸傳》第六三回:「在庾家疃一字兒擺成陣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