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肉瘤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ròu li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òu liú
解釋:
生物體內組織細胞因某種原因刺激,失去正常生長常態,發生漫無目的的過量生長,形成一個塊狀物的贅瘤,即俗稱為「肉瘤」。肉瘤可分為惡性及良性二種,惡性的會由原來發生部位擴散、浸潤或轉移到其他部位,對人體有傷害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肉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ah-liû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生物體內組織細胞因為某些因素刺激,失去正常的生長狀態,形成一個塊狀的贅瘤,即俗稱的「肉瘤」。肉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兩種,惡性的肉瘤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肉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肉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