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舌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ㄨㄥˋㄨˋㄎㄡˇㄑㄧㄤㄋㄟˋㄕˋㄅㄧㄝˊㄨㄟˋㄉㄠˋ˙ㄉㄜㄑㄧˋㄍㄨㄢㄧㄝˇㄕˋㄈㄚㄧㄣㄑㄧˋㄍㄨㄢㄖㄨˊ:「ㄕㄜˊ˙ㄊㄡ」、「ㄕㄜˊㄧㄣ」、「ㄕㄜˊㄐㄧㄢ」、「ㄕㄜˊㄍㄣ」。
  2. ㄓˇㄕㄨㄛㄏㄨㄚˋ˙ㄉㄜㄕˋㄖㄨˊ:「ㄔㄤˊㄕㄜˊ」、「ㄖㄠˊㄕㄜˊ」、「ㄕㄜˊㄓㄢˋ」。
  3. ㄨˋㄊㄧˇㄒㄧㄤˋㄕㄜˊ˙ㄊㄡㄅㄢ˙ㄉㄜㄅㄨˋㄈㄣˋㄖㄨˊ:「ㄇㄠˋㄕㄜˊ」、「ㄒㄧㄝˊㄕㄜˊ」。
  4. ㄏㄨㄛˇㄕㄜˊㄏㄨㄛˇㄧㄢˋㄇㄠˋㄔㄨㄒㄧㄤˋㄊㄨˇㄕㄜ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舌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é
解釋:
  1. 動物口腔中專司辨別味道、幫助咀嚼與發音的器官。 △舌頭 ◎
  2. 物體像舌頭的部分。
    【例】火舌、筆舌、鴨舌帽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é
解釋:
[名]
1.動物口腔中專司辨別味道,幫助咀嚼與發音的味覺器官。也稱為「舌頭」。
2.物體像舌頭的部分。如:「火舌」、「帽舌」、「筆舌」。
3.二一四部首之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口腔內識別味道及發音的器官。
  2. [[名] ] 像舌頭般的部分。
  3. [[名] ] 比喻講話。
音讀: si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ㄕㄜˊ

1. 動物口腔中專司說話、辨別味道的器官。如:「舌苔」、「口乾舌燥」。《說文解字.舌部》:「舌,在口,所以言也,別味也。」《莊子.盜跖》:「搖脣鼓舌,擅生是非。」《晉書.卷九四.隱逸列傳.夏統》:「聞君之談,不覺寒毛盡戴,白汗四匝,顏如渥丹,心熱如炭,舌縮口張,兩耳壁塞也。」

2. 物體似舌之部分。如:「火舌」、「帽舌」。《書經.胤征》:「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於路。」漢.孔安國.傳:「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教。」

3. 言辭。如:「舌戰」、「舌槍舌劍」。《論語.顏淵》:「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水滸傳》第四一回:「你今日既到這裡,不可使你那在江州性兒,須要聽兩位頭領哥哥的言語、號令,亦不許你胡言亂言,多嘴多舌。」

4. 姓。如春秋越國有舌庸。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㈡ㄍㄨㄚ

@C01053

注音: ㈠ㄕㄜˊ ㈡ㄍㄨ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舌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