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坑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ㄧˋㄇㄧㄢˋㄒㄧㄢˋ˙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ㄋㄧˊㄎㄥ」、「ㄉㄢˋㄎㄥ」、「ㄕㄚㄎㄥ」、「ㄕㄨㄟˇㄎㄥ」。
  2. ㄙㄨˊㄔㄥㄘㄜˋㄙㄨㄛˇㄖㄨˊ:「ㄇㄠˊㄎㄥ」 。
  3. ㄏㄨㄛˊㄇㄞˊㄖㄨˊ:「ㄎㄥㄕㄚ」、「ㄈㄣˊㄕㄨㄎㄥㄖㄨˊ」。
  4. ㄒㄧㄢˋㄏㄞˋㄑㄧㄆㄧㄢˋㄖㄨˊ:「ㄎㄥㄖㄣˊ」、「ㄎㄥㄏㄞˋ」、「ㄎㄥㄒㄧㄢˋ」。
  5. ㄉㄧˋㄒㄧㄚˋㄊㄨㄥㄉㄠˋㄖㄨˊ:「ㄎㄨㄤˋㄎㄥ」、「ㄎㄥㄉ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ēng
解釋:
  1. 地面凹陷的地方。
    【例】泥坑、彈坑、沙坑
  2. 俗稱廁所。
    【例】茅坑、糞坑
  3. 活埋。
    【例】坑殺、焚書坑儒
  4. 陷害、欺騙。
    【例】坑人、坑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ēng
解釋:
[名]
1.地面凹陷的地方。如:「泥坑」、「彈坑」、「沙坑」、「坑坑洞洞」。
2.地洞、地道。如:「礦坑」、「坑道」。《舊唐書.卷四八.食貨志上》:「其天下自五嶺以北,見採銀坑,並宜禁斷。」
3.俗稱廁所。如:「茅坑」、「糞坑」、「登坑」。
[動]
1.活埋。如:「坑殺」、「焚書坑儒」。
2.陷害、欺騙。如:「坑人」、「坑害」。《紅樓夢》第九三回:「我並沒得罪人,為什麼這麼坑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enn/khi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山谷、溪谷。
音讀: khi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地面凹陷處。如:「彈坑」、「沙坑」、「坑坑洞洞」。《玉篇.土部》:「坑,塹也、壑也。」《三國演義》第五○回:「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塹內積水不流,泥陷馬蹄,不能前進。」

2. 地洞、地道。如:「礦坑」、「坑道」。《舊唐書.卷四八.食貨志上》:「其天下自五嶺以北,見採銀坑,並宜禁斷。」《宋史.卷三一八.列傳.胡宿》:「今二州置金坑,多聚民鑿山谷。」

3. 活埋。如:「焚書坑儒」。漢.孔安國〈書經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隋書.卷二四.食貨志》:「乃令裴蘊窮其黨與,詔郡縣坑殺之,死者不可勝數。」

4. 陷害、欺騙。如:「坑人」、「坑害」。《紅樓夢》第九三回:「我並沒得罪人,為什麼這麼坑我?」

5. 如廁之處,俗稱廁所。如:「登坑」。《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這裹肚,其實不知什麼人遺失在茅坑傍邊,喜得我先看見了,拾取回來。」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九.如是我聞三》:「掖入糞坑中。」

@B05523

注音: ㄎ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坑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陷坑窟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