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顴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uán
解釋:
  1. 面頰骨。
    【例】高顴、兩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uán
解釋:
[名]
眼睛下方,腮上突起的部分。如:「顴骨」。《北齊書.卷一.神武帝紀上》:「長頭高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uà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眼睛下方,腮上之突起部分。《廣韻.平聲.仙韻》:「顴,頰骨。」《集韻.平聲.僊韻》:「顴,輔骨曰顴。」《北齊書.卷一.神武帝紀上》:「目有精光,長頭高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突兀高顴,濃眉毛,壓一雙赤眼。」《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也有模樣生的好些的,都是一個大團白臉,兩個大高顴骨。」

注音: ㄑㄩ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顴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