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臺灣鬍鯙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臺灣鬍鯙
英文名: Cirrimaxilla formosa
描述: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口裂大,下頜突出且稍微向上彎曲,上、下頜較尖;上下頜的周緣具有許多稍微捲曲的鬍鬚狀構造。頭部側線孔小,但可明顯分辨;鰓孔的略前方背側不具鰓位側線孔構造。前鼻管位於吻端的兩側,呈略扁的管狀。後鼻管位於眼睛前緣的上方,具有花瓣狀突起的邊緣。嘴可完全閉合。上下頜的牙齒皆為彎勾狀的尖牙,牙的邊緣不為鋸齒狀。前上頜齒板的中央部位具有排列成3列不太規則的9個牙齒,正中央列的3個牙齒最大;前上頜齒板的周緣列有11個牙齒;鋤骨齒板包含9個小型直排單列的牙齒;上頜齒2列,外側列約有15-16個小型牙齒,內側列有5-7個較長的尖牙;下頜齒2列,外側列較小、緊鄰,每邊約有27-28個,內側列較大,每邊約有9個。保存在酒精中的魚體底色為黃褐色,全身具有許多褐色虎斑狀的條紋,且在體側互相連結,形成粗厚的網狀斑紋。魚體腹側的斑紋較不明顯。上下頜的周緣具有1列褐色深淺交錯的斑塊;嘴角為深褐色;前鼻管基部的前腹側區域為深褐色;眼睛的前方部位及背後區域具有一些周緣飾有細小深褐小點的淺色斑塊。
分布:
目前已知僅分布於臺灣的恆春南灣潮池,為臺灣之特有種。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