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納粹黨 - 教育百科
ˋ
ˋ
ˇ
  • 漢語拼音 nà cuì dǎ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à cuì dǎng
解釋:
希特勒(Adolf Hitler)領導的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 Workers' Party)的別稱。成立於西元一九二〇年,前身為德國工人黨(German Workers' Party,西元1919~1920),一九三三年獲得政權,以極權方式統治德國,一九四五年戰敗後遭解散禁止。納粹黨的政策以領土擴張為宗旨,以日耳曼優秀種族最終統治各劣等民族為目標。政治上採法西斯獨裁專制統治,施行軍國主義與種族主義。納粹來自德文中的Nazi,為「國家社會主義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寫。參見「納粹主義」、「希特勒」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納粹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