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rosphaeria velataspora - 教育百科
M | |
o | |
r | |
o | |
s | |
p | |
h | |
a | |
e | |
r | |
i | |
a | |
v | |
e | |
l | |
a | |
t | |
a | |
s | |
p | |
o | |
r | |
a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
英文名: | Morosphaeria velataspora |
描述: 子囊果530微米高,160微米寬。獨生或群生,似球狀或扁平,埋生,之後突出,具孔口,乳狀突起,革質,褐至黑色。頸部45-90微米長,45-60微米寬,圓錐形,黑色。單層子囊果壁,由角胞組織細胞組成。子囊210-280 × 20-28微米,8個孢子,圓柱狀,有柄,有子囊頂端特殊構造,厚壁,雙囊壁。子囊孢子34-52 × 12-20微米,紡錘形至橢圓形,一至三個分隔,透明,隔膜處收縮,中間細胞叫大,頂端細胞相對較小,被黏質鞘包圍。 |
|
分布: 世界分佈為安達曼群島、澳洲、貝里斯、汶萊、香港、印度、印尼、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丁尼克、尼科巴群島、菲律賓、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塞席爾群島、臺灣、泰國、美國。台灣分佈為淡水。</span></span></div> |
|
作者: | 郭聖育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