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不煩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bù f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ù fán
解釋:
1.不浮躁。東周戰國.宋玉〈神女賦〉:「澹清靜其愔嫕兮,性沉詳而不煩。」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慧中。」
2.不煩勞。三國魏.曹丕〈與鍾大理書〉:「不煩一介之使,不損連城之價。」《水滸傳》第二四回:「常言道:『一客不煩二主。』大官人便是出錢的,這位娘子便是出力的。」
3.不煩冗。《淮南子.主術訓》:「是故威厲而不殺,刑錯而不用,法省而不煩。」《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我合你們說句要言不煩的話,『閫以外將軍制之』。你們還有甚麼為難的不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不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