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灰背隼(太平洋亞種) - 教育百科
(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灰背隼(太平洋亞種)
英文名: Falco columbarius pacificus
描述:
體長28至32cm。雌雄鳥異型。雄鳥頭頂及臉頰藍灰色,喉白色,後頸栗褐色。眼藍黑色,蠟膜黃色,眼上方有一道短而細的白色眉線,眼後有1道不明顯的黑色眼線,眼下有一道不明顯的深色髯斑。背部藍灰色,初級飛羽黑色。腹面栗褐色,布有深色縱斑。尾灰色,末端帶寬黑明顯。雌鳥全身大致為栗褐色,白色眉線長而明顯。背部栗褐色、淺色羽緣形成斑點狀。腹面白色,密布褐色縱斑。尾褐色,約有六道黑色橫帶,末端帶較粗。喙藍灰色,尖端黑色。裸腳,腳黃色,爪黑色。
分布:
廣布於整個北半球,包括歐亞大陸及北美洲。繁殖於高緯度地區,會向南方遷移度冬。臺灣僅於少數地點有紀錄,如台北關渡、桃園大園、新竹港南、嘉義鰲鼓、高屏溪等。
作者: 林文宏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