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餓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è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ㄨˋ˙ㄗㄎㄨㄥㄒㄧㄤˇㄉㄨㄥ西˙ㄒㄧ˙ㄉㄜㄍㄢˇㄐㄩㄝˊㄖㄨˊ:「ㄉㄨˋ˙ㄗㄜˋ˙ㄌㄜ」。
  2. ㄅㄨˋㄅㄠˇ˙ㄉㄜㄖㄨˊ:「ㄜˋㄇㄧㄣˊ」、「ㄜˋㄍ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è
解釋:
  1. 肚子空,想進食的感覺。與「飽」相對。
    【例】飢餓、挨餓、餓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è
解釋:
[動]
1.腹飢。與「飽」相對。《論語.季氏》:「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一:「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2.使飢餓。《孟子.告子下》:「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形]
不飽的。《管子.國畜》:「歲適,則市糴釜十繦,而道有餓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肚子空,想進食的感覺。
同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