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淨明忠孝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淨明忠孝道為江西的道派。東晉時豫章許遜,自幼以孝聞名,為官清政,與吳猛同以孝行著稱,世稱「吳許」,其事跡殘存於〔許遜別傳〕等。許遜及其弟子以豫章為中心,形成推行孝道的教團,後代立祠崇祀,並發展到唐代,以祠廟為觀。隋煬帝時,焚修中輟,觀亦尋廢。經歷唐初,觀宇寥落,直到高宗時,胡慧超始重建遊帷觀,並搜羅事跡,撰成〔晉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內傳〕;胡法超撰〔許遜修行傳〕,重振許遜教團,倡揚孝道的精神。到北宋諸帝對於豫章西山的游帷觀,太宗、真宗、仁宗皆賜御書,真宗並賜額曰「玉隆」,徽宗更加額「萬壽」二字,歲時遣官提舉,並勅封「神功妙濟夏君」之號。其後兵禍連結,生民塗炭,何真公建翼真壇,傳虔弟子五百餘人,...
|
秦孝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秦君,名渠梁。任用商鞅為相,變法改制,布惠政,恤孤寡,招戰士,明功賞,行之十年,國勢大振,在位二十四年而卒。
|
孝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喪守孝的人。《紅樓夢》第七五回:「說咱們是孝家,明兒十五過不得節。」《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我們姑娘是孝家,不親遞茶了。」
|
倖豬夯灶,倖囝不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子女要加以管教,不能放縱,否則會變成不孝。
|
做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理喪事。《水滸傳》第三回:「一干人等,疏放聽候。鄭屠家親人,自去做孝。」
|
孝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蠢、痴呆。
|
孝子慈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克盡孝道奉養父母的子孫。《孟子.離婁上》:「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古人之所謂卜其宅兆者,乃孝子慈孫之心,謹重親之遺體,使其他日不為城邑道路溝渠耳。」也作「慈孫孝子」。
|
熱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遭親喪,身穿孝服。《儒林外史》第六回:「二奶奶頂上大老爹,知道大老爹來家了,熱孝在身,不好過來拜見。」《紅樓夢》第五四回:「他媽前日沒了,因有熱孝,不便前頭來。」
|
忠孝節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對夫妻盡節,對朋友盡義。清.邵長蘅〈侯方域魏禧傳〉:「遇忠孝節烈事,則益慷概激昂。」也作「忠孝節義」。
|
仁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愛孝順。《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紅樓夢》第六三回:「原來天子極是仁孝過天的,且更隆重功臣之裔。」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