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74 ms
共 13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現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在服兵役。如:「現役軍官」。
|
現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前的狀態。如:「維持現狀」、「不滿現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死裡逃生接過來看時,只見書面上粘著一個窄窄的簽條兒,上面寫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活龍活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生動逼真。《警世通言.卷五.呂大郎還金完骨肉》:「王氏聞丈夫凶信,初時也疑惑。被呂寶說得活龍活現,也信了。」也作「活靈活現」。
|
現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來的狀況。如:「別後數年,不知他現況如何?」
|
現象學的存而不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象學的存而不論或稱現象學化約法,是胡塞爾(E. Husserl, 1859~1938)現象學方法(phenomenological method)(參見「現象學方法」)中的重要步驟。「存而不論」(επο × ή)一辭取自古希臘懷疑論(skeptism),意即對一切可疑之事予以擱置,存而不論,不作判斷。胡塞爾認為一般自然科學與文化科學研究,均採自然態度(參見「自然態度」),設定世界為事實,將認知侷限於感官知覺可立即直接感知的現實具體事物之中。既不反省能知之我何以知,也不細察所知之物何以真。現象學則超越自然態度,以能知自我的純粹意識與本質直觀(eidetic intuition),以及所知事...
|
現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露原形。宋.黃庭堅〈懷安軍金堂縣慶善院大悲閣記〉:「維觀世音應物現形,或至於八萬四千手眼。」《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大娘,不要聽他,一定得知道大娘要救官人,故此出來現形索命!」
|
行為表現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表現標準(Performance standard)行為表現標準指的是一個特定的成就水準,用以認明個體已經合意地熟練一件工作。此處的「成就」(Achievement)係指適當的行為表現。我們藉著回答「依據所定的效標或標準,如何有效地完成指定的工作?」這個問題而來確定其成就。行為表現的標準協助師生明白...
|
現地整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整治技術,種類很多,若從污染處理場址的型態上劃分,可分為現場(on-site)和離場(off-site)處理二種,而現場處理又可分現地(in-situ)和離地(ex-situ)處理。現地整治可不經開挖程序,而直接在污染場區內,做現地處理污染物;而離場處理與離地處理則需配合開挖程序,於場址上或運離場址處理污染物。現地污染整治策略,可區分物理化學與生物處理兩大類,較廣泛被採用、且較成功的整治技術,包括圍容法、抽水處理法、現地生物或化學處理法、及土壤蒸氣萃取法等。
|
自我實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上指個人能將自身的能力與潛能做最充分的發揮,達到巔峰的狀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認為此為個人發展的最終目標。
|
現象學方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象學學說在教育社會學上的應用雖是一九七○年代「『新』教育社會學」崛起後的產物,但其學說卻可遠溯及十九世紀末期的心理主義(Psychologism)或歷史主義(Historicism),以及二十世紀初期胡塞爾(Edmund Husserl)的哲學思想。
現象學的研究與象徵互動理論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此二學派均關切個人對現實認知的方式,及對這種認知的反應。就象徵互動理論看,所謂的象徵,包括語言、文字、符號、手勢、動作等,無所不在。這些象徵都代表某種東西、某種意義、或某種觀念、思想及情緒。不過,它們的發展是社會性的,人們藉由互動的過程來表達其特定的意義、價值與思想,是用來溝通的。此...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