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19.0862 ms
共 10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當於「於」。如:「合乎規定」、「出乎意料」。《戰國策.燕策二》:「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唐.韓愈〈師說〉:「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1.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相當於「嗎」、「呢」。《論語.學而》:「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院記〉:「盍馳往油畫院一觀普、法交戰圖乎?」
2.用於句尾,表示反詰的語氣。《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3.用於句尾,表示召喚的語氣。《論語.里仁》:「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4.用於句尾,表示推測的語氣。《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宋其亡乎?幸而後敗。」
5.用於句中,表示停頓。《文選.陸機.文賦》:「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並育。」宋.周敦頤〈愛蓮說〉:「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6.用於形容詞後,表示讚美的語氣。《論語.八佾》:「郁郁乎文哉!」《孟子.滕文公上》:「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
表示感歎的語氣,相當於「啊」。《論語.子罕》:「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清.袁枚〈祭妹文〉:「天乎!天乎!而竟已乎!」
|
不亦樂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喜悅、快樂。語出《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多用以指事物發揮到極致,有澈底、盡興的意思。《醒世姻緣傳》第九七回:「不隄防被素姐滿滿的一盆連尿帶屎,黃呼呼劈頭帶臉澆了個不亦樂乎!」
|
之乎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之、乎、者、也為文言文中常用的四個語助詞。故以之乎者也指讀書人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敦煌零拾.俚曲三種.歎五更》:「之乎者也都不識,如今嗟嘆始悲吟。」
2.宋太祖親自規劃首都的外城,一日獨與韓王趙普視察工程,走到南門,門額上題「朱雀之門」,太祖問為何不只寫「朱雀門」,而多個「之」字,趙普答道:「『之』是語助詞呀!」太祖笑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典出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中》。後用以譏諷讀書人只知道咬文嚼字,而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一個生意人家,只見這些之乎者也的人來講呆話,覺得可厭,非止一日。」也作「者也之乎」。
|
知恥近乎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道羞恥是一種接近於勇敢的表現。《禮記.中庸》:「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
出乎意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料想不到。如:「原本還表示要競選到底的他,後來卻出乎意料地宣佈退選。」
|
發乎情,止乎禮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是儒家對詩歌創作的文學批評觀念。語出《詩經.大序》:「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後用以指男女交往應有的規律。如:「情侶約會最好能發乎情,止乎禮義,不要踰矩。」
|
瞠乎其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瞪大眼睛在後遙望。比喻落後很多,追趕不上。參見「瞠乎後矣」條。明.胡應麟《詩藪.內編.近體上》:「含闊大於沉深,高、岑瞠乎其後。」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爾時徐、庾並名,恐孝穆華詞,瞠乎其後矣。」
|
幾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近、差一點。《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知這一腳並不像踢到肉上,好像踢到一塊生鐵上,把五個腳指頭幾乎碰斷。」《紅樓夢》第一二回:「朔風凜凜,侵肌裂骨,一夜幾乎不曾凍死。」也作「幾幾」。
|
微乎其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爾雅.釋訓》:「式微式微者,微乎微者也。」形容非常少或極細微。清.楊倫《杜詩鏡銓.卷二.白絲行.眉批》引蔣弱六云:「寫妙技不覺說入自家話,微乎其微。」
|
似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儒林外史》第四回:「但世先生為安葬大事,也要到外邊設法使用,似乎不必拘拘。」《紅樓夢》第五三回:「這樣針蹟說一『繡』字反似乎唐突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