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909.5783 ms
共 76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體積、面積、容量、數量、強度、深度、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而言。如:「大山」、「大河」、「大雨」、「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2.最年長的、排行第一的。如:「大哥」、「大伯」、「大媽」。
3.表示尊敬之詞。如:「拜讀大作」、「尊姓大名」。
4.不平常、重要的、偉大的。《文選.石崇.思歸引序》:「余少有大志,夸邁流俗。」《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雖大旨同歸,所託或乖。」
5.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大年初一」。
1.表程度深。如:「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大搞活動」、「天已大亮」、「大有出息」。
2.與「不」字連用,表次數少或程度淺。如:「她不大出門見人的。」、「他不大愛抽菸。」、「小侄兒還不大會講話。」
3.很、非常。《漢書.卷六八.霍光傳》:「長公主大以是怨光。」
4.差不多、不很精確。如:「大約」、「大概」、「大略」。
1.與「小」相對之詞。《孟子.梁惠王上》:「小國不可以敵大。」
2.年紀較大的人。如:「你們一家大小都要來吃喜酒喔!」
3.姓。如唐代有大明,金代有大興國。
誇耀、自以為是。如:「誇大」。《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參見「大夫」條。
至高無上的。通「太」、「泰」。清.江沅《說文釋例.卷上.釋字例.大》:「古兄作『大』,不作『太』、『泰』。《易》之『大極』,《春秋》之『大子』、『大上』,《尚書》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漢》之『大上皇』、『大后』,後人皆讀為太。或徑改本書,作『太』及『泰』。」
|
大智若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極高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平庸。明.李贄《焚書.卷三.李中谿先生告文》:「蓋眾川合流,務欲以成其大;土石並砌,務欲以實其堅。故大智若愚。」也作「大智如愚」。
|
大相逕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者截然不同,相去甚遠。參見「大有逕庭」條。清.厲鴞〈江西詩社宗派圖錄跋〉:「後人舍立身㣔己不論,僅舉有韻之言,稱為宗派詩人而已。嗟乎!幾何不與呂公論世尚友之旨,大相逕庭也哉?」庭,舊音為ㄊㄧㄥˋ。
|
大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ASCII編碼的第62個字元(即〝>〞),常用於表示邏輯運算中的〝大於〞運算子。
自然數的大於:
若自然數a所代表的物件數比自然數b所代表的物件數多,則稱a大於b,或稱b小於a。a大於b記為a>b,b小於a記為b」為「大於」的符號,唸做「大於」;「<」為「小於」的符號,唸做「小於」。設自然數a所代表的物件數比自然數b所代表的物件數多,則從a個物件中拿走b個物件,剩下物件的個數記為a-b個。如果用0表示沒有任何物件的計物數,則可延伸自然數的大小記錄方式,記為a-b>0。隨著數的擴充,對於任意給定的兩(實)數a與b,也可比較兩數的大小,若a大於b,記為a>b,此時a-b>0;若a小於b,記為a |
大快朵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朵,動。頤,下巴。朵頤,指動著腮頰欲食的樣子。大快朵頤指飽食愉快的樣子。如:「媽媽煮了滿桌的好菜,我又可以大快朵頤一番了。」
|
夜郎自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郎為漢代西南邊境的一個小國,其國王不知漢境的廣大,竟問漢使:「漢孰與我大?」典出《漢書.卷九五.西南夷傳》。後以夜郎自大比喻人不自量力,妄自尊大。
|
貽笑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參見「見笑大方」條。《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若遇一煩難之缺,轉恐才不勝任,必致貽笑大方。」《精忠岳傳》第一○回:「小生卻疑是此劍──但說來又恐不是,豈不貽笑大方。」
|
恍然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忽然明白。《三國演義》第七七回:「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蒲團上靜坐了三晝夜,坐到那心空性寂之處,恍然大悟,元來馬家女子是他前生的妾。」
|
哀莫大於心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人最可悲的事莫過於喪失了良知靈魂,變得麻木不仁。《莊子.田子方》:「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
食指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人獻大鱉給鄭靈公,此時鄭國大夫子家與子公將入朝覲見,子公忽然食指動,遂告訴子家說:「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典出《左傳.宣公四年》。後用以指將有美味的東西可以吃,或面對美食而食慾大開。如:「面對各種佳餚,令人不覺食指大動。」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