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49.47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貼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戲劇的角色名,為次要旦角。元.關漢卿《魯齋郎.楔子》:「(貼旦引二倈上云)妾身姓李,夫主姓張。」《金瓶梅》第七四回:「安郎中喚戲子:『你每唱個宜春令奉酒。』於是貼旦唱道:『第一來為壓驚,第二來因謝誠。殺羊茶,來時早已安排定。』」
風餐水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中吃,水上住宿。比喻行旅的艱苦。宋.黃庭堅〈上南陵坡〉詩:「風餐水宿六千里,蛇退猿啼百八盤。」明.顧大典《青衫記》第一五齣:「我老身與女兒行至此間,風餐水宿,受了多少辛苦。」也作「風餐水棲」、「風宿水飧」、「水宿風餐」。
擔雪塞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雪填井。比喻白費力氣或徒勞無功。唐.顧況〈行路難〉三首之一:「君不見擔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豈堪食。」也作「擔雪填河」、「擔雪填井」、「挑雪填井」。
挑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意挑剔別人的差錯。《七俠五義》第五六回:「因姚六回了員外說:『姓展的挑眼,將酒摔砸了。』」《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他說辦得好,以後他無從挑眼。」
會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於館、茶樓等處邂逅親友,而代為付帳。《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侯興叫道:『嫂子,會錢也未?』」也作「會帳」。
頂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骨牌玩法。玩的人輪流出牌,出牌時須花色相同,點數相銜接方可,接不上的人則從手中的牌選一張扣下,終局以所扣點數最少者為勝。《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大家吃了早,拿了副骨牌,四家子頂牛兒。」也稱為「接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細竹條製成的刷鍋用具。《說文解字.竹部》:「䈰,陳留謂帚曰䈰。」
2.古代盛的竹器。《說文解字.竹部》:「䈰,一曰器,容五升。」
盆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宋、元時的酷刑。參見「盆弔」條。《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九出》:「在中遭盆吊死,把我撇在郊外,謝天降幾點兒甘雨,把我救醒。」《水滸傳》第二八回:「他到晚,把兩碗乾黃倉米,和些臭鮝魚來與你喫了。趁飽帶你去土牢裡去,把索子緄翻著,一床乾槁薦,把你捲了,塞住了你七竅,顛倒豎在壁邊,不消半個更次,便結果了你性命。這個喚做盆吊。」
條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便條式的短柬。如:「他留了一張條兒邀我吃。」
打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人在旅途中生火做或吃。《水滸傳》第三回:「次早五更起來,子父兩個先打火做吃罷,收拾了。」也作「打伙」、「打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