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實踐理與理論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踐理和理論理是指理能力在道德實踐與科學認知兩個方面之不同運用。康德(Immanuel Kant)認為,實踐理與理論理並非對立或二分,而是理能力的不同運用。就理論理方面而言,所注重的是「知識如何可能」的問題。康德一方面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特別重視人類理在歷史演進中的重要,另一方面則受牛頓(I. Newton)物理學的影響,認為只有普遍有效的命題,才能稱為知識,亦即知識的存在不會受任何偶然因素的影響而變動。
  為了尋求 「普效知識如何可能?」的基礎,康德由對象的思惟轉而對認知主體進行剖析。他認為只有認知主體對認知對象進行建構時,混沌的經驗才能產生意義,此時知...
裂縫尖端奇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含裂縫結構承受外加負載時,其應力或應變於裂縫尖端附近理論上會有無限大之現象,稱為裂縫尖端奇異。此裂縫尖端奇異與材料之特息息相關。一般裂縫尖端之應力場可以漸近表式法(asymptotic expressions)表為:
  
  其中K32I、K32II、和K32III分別為破裂模式I、II及III的應力強度因子;r為距裂縫尖端的徑向距離; 為應力分佈函數;CK為無因次的材料常數,而α及β為應力奇異指數。當裂縫尖端在均質(homogeneous)材料內時,α=β=1/2。又當含裂縫結構承受熱負載時,裂縫尖端之熱梯度(thermal gradient)亦會有...
破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材料在沒有發生塑變形之前或產生的應變很小即發生破裂,此種破裂行為稱之脆破裂。根據裂縫面之位移方式,可將裂縫分為三種類型:第I型或張開型(拉伸型);第II型或滑移型(面內剪切型);第III型或撕開型(反平面剪切型),裂縫類型及其在座標系中之對稱如圖所示。脆破裂斷面常為晶體狀且具有光澤;而延破裂斷面為鵝絨狀不具光澤。
曲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Hurter與Driffield兩位科學家發明,表示照相軟片曝光時間與濃(密)度特之曲線。亦稱,哈德(H&D)曲線。
漸進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訓練學名詞。訓練原則之一。訓練內容從簡單到困難,從弱到強,逐漸增強負荷量時,應依個別能力差異,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加強,亦即待身體已適應某一負荷強度時,而能輕易地完成該運動負荷時,再增加適宜的負荷強度,必須逐漸提高訓練質和量。
格悲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悲劇。主要表現主角的矛盾格,常是文學、戲劇的題材。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奧賽羅》為此類悲劇的代表。
積極行為;攻擊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治療名詞。個體內在由於天生或受挫折產生的一驅力,會引發傷害行為。個體會破害或傷害使自己受挫折的人或物體,人的自我毀滅行為也是一種攻擊表現,從而降低內在的攻擊驅力。
教育目的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教育目的論盛行於古希臘的時期,並一直在西方的教育史上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古希臘詭辯學者的眼光中,德是與行動結合在一起的;只有做出德的行為,德才能發展,德不是理或智慧運用下的結果。希臘哲人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則強調德的獲致,不僅是要行其善,更要知其善後才能行其善,否則不知善,如何去行其善呢?因而他提出「知識即德」(Knowledge is virtue)的說法。希臘時期人們是以智慧、節制、勇敢、堅忍為一位善良人所應該具備的美德;除此以外,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尚重視正義的德。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
平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體或岩體(或其中的局部)內的應力狀態,當該土體或岩體已變形至極限剪力強度已充分表現者。已知土體與岩體有下列二種塑平衡狀態:
  1.主動塑平衡狀態(active state of plastic equilibrium)
  土體或岩體因側向應力之減小,而發生側向膨脹變形至該土體或岩體到達破壞的一種塑平衡狀態。
  2.被動塑平衡狀態(passive state of plastic equilibrium)
  土體或岩體因側向應力之增大而發生側向壓縮變形,至該土體或岩體到達破壞的一種塑平衡狀態。
教育舞蹈;教育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義地說,任何舞蹈的學習都屬於教育的範疇,但此所謂的教育舞蹈或教育舞蹈,主要強調學習者能有更廣的舞蹈經驗,視舞蹈為一種人類行為的模式,而非只是某一種舞蹈技巧的學習。換言之,舞蹈經驗應是一個探索、發掘、組織、創造和分享的過程,它能幫助學習者發揮潛能,拓寬視野,厚植創造力,以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而這種舞蹈經驗,可說是較適合被帶入學校環境,成為一般學生學習的項目。舞蹈教育家拉邦(Rudolf Laban)的《現代教育舞蹈》(Modern Educational Dance, 1975)一書中,也闡揚如此的理念,並採用此名稱。
Lois Ellfeldt《Dance: From Magic to Art》1976.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