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叛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背叛行為的人。《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便去尋代書寫下一張出首叛逆的呈子,帶在身邊,到大街上一路書店問去。」《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沒到東洋的時節,心中就犯惡那班學生,罵他們都是叛逆。」
經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地球上通過南北兩極的經線及與赤道平行的緯線。[例]北迴歸線是地球上一條假想的緯線,位於北緯23.5度。
學生次級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展與變遷過於快速,導致固有文化體系的脫節、新舊文化的衝突以及價值體系的混亂,年輕一代的學子無法接受上一代所給予的生活意義與行為典範,世代之間無法取得共識,因此轉而尋求年齡、思想相近的同儕團體之認同,在彼此相互影響及採取共同行動的結果下,形成了次級文化。另外,消費能力的提升、大眾傳播媒體與商業廣告的推波助瀾,也會加速學生次級文化的形成。 學生次級文化的特質  依據次級文化的意義,與多位學者的分析(李亦園,民73;何英奇,民74;林清江,民78;陳奎憙,民79,Coleman,1961),可綜合整理成以下數項學生次級文化的...
情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的真情。宋.陳亮〈中興五論序〉:「嘗欲輸肝膽,效情愫,上書於北闕之下。」明.李攀龍〈南京光祿寺少卿涇陽顧先生行狀〉:「誠令維崧等披露情愫,曉暢事實,章晰誼理,剴篤言辭,皇上一覽而悟,未可知也。」也作「情素」。
縷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絲絲。《宋史.卷一七三.食貨志上一》:「蠶婦治繭、績麻、紡緯,縷縷而積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極矣。」
離差智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的高低。此即離差智商一詞的由來。設有某兒童經智力測驗後得到的離差智商是115,115正好是平均數以上一個標準差的位置。由此即可堆知,該兒童的智力在同年齡組中高於其他84.13%的人。由於離差智商在使用上優於比率智商,因此,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自1960年第三次修訂時起,即改採離差智商方式,已迄於今。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離差智商英文關鍵字:deviation IQ 參考資料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2013年二版,頁278-279,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見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唐.王勃〈送劼赴太學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絕,輕進苟動,見利忘義,雖上一階履半級,何足恃哉!」《三國演義》第三回:「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
群龍無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是一句出自於《易經》的成語。易卦的道理是藉由陰爻、陽爻的排列組合來表現。陽爻象徵了陽剛,陰爻象徵了陰柔,陰陽二氣如果中和諧調就表示理想,否則就是過或不及。《易經.乾卦》由六個陽爻組成,第一爻初九,表示陽氣潛伏,到最上一爻上九,表示陽氣過盛,過盛則不佳,所以爻辭才會說:「亢龍有悔。」亢,就是最高的。居於最高位,不知收斂,一味強出頭,就會有悔。所以〈乾卦〉又說:「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也就是指擁有陽氣本佳,但如果過於強勢,物極必反,反而不美。所以最好是位居於群龍中,知所謙虛,不為龍頭,才是吉兆。這是《易經》的人事道理,也是「群龍無首」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轉用來比喻一群人中缺乏領導者。
交頭接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話是宋代流行於民間的一種說唱文學,多取材自古代軼事,《前漢書平話》即是改編自西漢的歷史。漢朝初年,高祖皇帝駕崩後,接任的惠帝個性軟弱,以致朝政由太后呂氏把持。惠帝崩後,呂后又立少帝,並大封宗族兄弟為王,引起劉氏諸王與朝中大臣的不滿。《前漢書平話》講述到這段歷史,說燕王劉澤起兵反呂后,呂后認為這是朝中大臣唆使的結果,便聽從族人呂胥的建議,宴請各大臣,要在席間給朝臣一點下馬威。呂后命樊亢維持秩序,樊亢在席上宣布三項禁令:一、不能兩人以上一起起身,二、不得湊近頭耳私語,三、不得推說酒醉拒飲。違者立斬。後來「交頭接耳」就被用來形容低聲私語。
一絲不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釣桿上一條釣絲都不掛。宋.黃庭堅〈僧景宣相訪寄法王航禪師〉詩:「一絲不掛魚脫淵,萬古同歸蟻旋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